九游光遇下载安卓最新版官网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九游光遇下载安卓最新版官网 > 新闻动态 > 陈菊梅同志简历,正军级却能享受上将待遇

陈菊梅同志简历,正军级却能享受上将待遇

2025-04-13 11:36    点击次数:64

陈菊梅同志简历,正军级却能享受上将待遇

在解放军总医院的荣誉墙上,悬挂着一位身着军装的女军医照片,照片中的她虽已两鬓斑白,却目光如炬,透出医者特有的坚定与温情,这张照片的主人公正是我国著名传染病专家、原解放军第 302 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。这位军旅生涯长达61年的传奇军医,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诠释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,更以生命不息、战斗不止的军人本色书写出一段可歌可泣的人生篇章。

编辑

1925年,陈菊梅出生在浙江天台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尽管生活艰难,但父母仍坚持供她读书,这份厚重的父母之爱成为鞭策她刻苦学习的动力,当她目睹亲人因医疗资源匮乏错过救治时机而离世时,这段经历在她心中埋下了从医救人的种子。1945年,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医学院,立志要改变中国落后的医疗现状。

陈菊梅毕业后在上海第二人民医院积累临床经验,当她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时才发现,中国医学还有那么多的空白尚未填补,四年时间里她仔细记录各种病历,尽心尽力为患者寻求医治方法。1954年她的能力得到领导认可而获得公派留学机会,她前往苏联列宁格勒儿科医学院攻读传染病学博士

编辑

传染病是令人谈及色变的专业,可陈菊梅看到患者在病痛中煎熬时,让她放弃所有避讳攻读这项专业,她在异国他乡克服语言、习俗等多重阻碍,最终以全科满分的成绩提前毕业。学成回国的陈菊梅不仅掌握先进的医学理论知识,并且带回大量的医学书籍,这些书籍为她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,同时也成为我国传染病防治的重要基石。

回国后,陈菊梅在西安医学院传染病教研室担任主治医师,在这里开启了最初的两年传染病研究,1960年她进入全国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——解放军302医院,直接奔赴传染病诊疗最前线。当时我国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病死率高达85%,被国际社会冠以“肝炎大国”的屈辱称号,为攻克这一难题,她在筒子楼改造的实验室里昼夜奋战,累计解剖上百例病患遗体,观察数千临床病例,最终首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。

编辑

1972年,47岁的陈菊梅做出惊世骇俗的决定:为消除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对科研工作的干扰,她先后切除扁桃体、阑尾,分三次拔光全部牙齿,当手术医生劝阻时,她坚定表示:“若能摘掉‘肝炎大国’的帽子,即便摘除更多器官也在所不惜!”这种近乎悲壮的牺牲精神,最终催生出“五味子降酶”“复方鳖甲软肝片”等特效药物,将肝炎死亡率降至38%,创造了中国、乃至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。

陈菊梅的贡献远不止于肝炎防治,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,78岁的她不顾感染风险,第一时间进入隔离病房采集病毒样本,主持编写全军首部《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》,并率先通过央视向公众普及防疫知识,极大缓解社会恐慌。2008年汶川地震,83岁高龄的她拄着木棍深入灾区,顶着余震与高温指导防疫、编写《地震灾后传染病防治手册》,确保“大灾之后无大疫”。

编辑

除了临床诊治之外,走下手术台的陈菊梅曾主导建立全军首个野战传染病医院,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;在学术领域上,她先后发表140余篇论文,主编6部权威著作,她所提出的重型肝炎诊断标准至今仍是行业规范。陈菊梅的61年军医生涯写满忠诚与奉献,她本应该在1998年退休,却多次申请延期,直至2015年90岁高龄才离开岗位。

陈菊梅在中国医学领域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,中央军委特批其享受正军级文职特级待遇,专业技术一级,等同战区级上将,这是对她卓越功勋的最高褒奖。2021年11月5日,96岁的陈菊梅与世长辞,遗嘱要求丧事从简并将遗体捐献给首都医科大学,在她身上看到“为医学燃尽最后一缕光”的无私奉献精神。

编辑

编辑

陈菊梅用无怨无悔诠释了医者的仁心与军人的担当,她用61年军旅生涯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誓言,她的一生以精湛医术挽救无数生命,以科研创新推动医学进步,以无私奉献彰显军人本色。正如中央军委在表彰通令中所评价:“陈菊梅同志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,是医疗卫生战线的一面旗帜。”她的故事,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上奋勇前行。

#春季图文激励计划#